2016機器人與仿生學國際會議·國際智能制造高端論壇6日在青島閉幕。世界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(簡稱IEEE)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會長天所悟志表示,“當前,機器人智能制造將不僅局限于工業領域,其他個性的小眾化領域創新將成為趨勢。”
天所悟志介紹說,據IEEE統計,全球在工業中使用機器人數量的增長速度低于許多領域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足夠數量的系統集成商和工程師,而這部分資源很多轉向社會生活、醫療、生物制藥、海洋研究等小眾化個性領域,這種趨勢增長迅猛。
作為世界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,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主辦的本屆大會被看做是“機器人領域的達沃斯”,邀請了全球五百余位智能機器人領域頂尖專家,對29個國家和地區的459項領先技術進行探討,出席會議的知名業界專家紛紛表示,傳統領域將被突破。
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蒂姆·盧斯認為,機器人智能制造領域的通用化正在被改變,這與美國的“工業互聯網”、德國的“工業4.0”、中國的“中國制造2025”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有密切的聯系,民眾需要個性化的產品、也需要個性化的機器人。
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云輝認為,機器人技術智能化的發展已到達一定程度,如早先工業機器手等簡單的、重復動作的機器人已與現在的機器人有很大差別。憑借機器人高精度定位和操作的優勢,以醫療等為代表的小眾領域,機器人智能制造的涉及越來越多。
劉云輝說:“醫療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中,如助理一般與外科醫生并肩完成任務,在香港這類機器人是主要的研究方向,并設計出了安全性、人機交互等方面的解決方案。”
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機械工程院教授格雷戈里·克里克簡表示,原有的概念將被打破,智能機器人的應用是制造業發展的推動力,在未來將是服務的直接提供者。在日本,能做料理的機器人已研制多款,川崎重工設計的duAro機器人可以做出二十幾道菜。隨著擬人智能和人機交互研究的深入,“智能機器人管家”并不是奢望,全球機器人智能制造的個性化將為人類的生活增加幸福感。